新消息報《銀川”飛刀醫生“致19歲女孩抽脂術后死亡》及后續《銀川醫美市場亂象調查》刊發后,引起強烈社會反響。讀者非常關注對涉事醫療機構、當事醫生的處罰。同時,醫美監管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相關人士認為,醫美的規范治理需要社會強大合力,更需要行業制度“設關立卡”。
■對涉事者的懲罰一個不漏
對涉事醫療美容機構如何處罰?2月7日,銀川市金鳳區衛生監督所所長陳曉磊稱,在接到此案的舉報后,該所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吊銷了涉事診所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行政處罰5.3萬元,相關的護士也暫停執業資格,取消主刀醫生李某的行醫資格并移送公安機關。
孫曉磊稱,當公安機關不能以李某涉嫌非法行醫罪立案后,該所又聘請寧夏法庭科學司法鑒定中心對被害人梁某某做了死因鑒定,有了鑒定結果后,又聘請銀川市醫學會做出了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的鑒定書。到此,李某才以涉嫌犯醫療事故罪被公安機關立案。
隨后,銀川市金鳳區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涉嫌醫療事故罪向金鳳區法院提起公訴。同時,麻醉醫生被另案處理。最終被告李某被金鳳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并賠償被害人親屬50萬元。也就是說,這起抽脂術死亡案涉案機構及相關醫護人員均受到了行政或刑事處罰。
■李某犯醫療事故罪獲刑
對于判決結果,記者又采訪了審理此案的金鳳區法院刑庭副庭長周晶。周晶說,判決李某依據的相關法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員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上明確規定,醫療事故導致的死亡,量刑一般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承擔行政責任以及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就是吊銷營業執照及涉事醫生的行醫資格證,這個案件法院判決公平公正,量刑不是以個人意愿為標準。”北京市德鴻(銀川)律師事務所的張昕律師說,“醫美行業近些年發展迅速,但目前沒有專門針對醫美行業的法律或司法解釋,后期可能會完善。”
張昕說,相對來說,醫美行業準入門檻標準較低,行業不規范,這是導致醫美市場混亂且部分從業人員膽大妄為、受害人取證難維權難的原因。相信隨著醫美行業日益加速發展,國家會對醫美從業人員的從業標準可能會出臺嚴格的法律規定。
■醫美行業需要“高門檻”
此前報道中,19歲女孩抽脂手術花費了2萬元,其中一部分由診所收取,一部分由“飛刀”醫生及麻醉師收取,另一部分被“中間人”收入囊中。2萬元的手術費層層剝削,真正用于被害人醫療美容手術的占極少份額。如一個網友所言,“醫美是一本萬利。高利益之下必有不擇手段的從業人員踐踏良知與法律紅線。”
“醫美行業出事故非常頻繁,但大部分受害人舉證困難,維權難,吃啞巴虧的多,就算投訴到相關部門也是私下調解的多,走法律渠道的少之又少。”一位醫美從業人員說,做生活美容的不少機構私下接醫療美容的業務,但又因為隱蔽性很難查處,“無論是生活美容機構還是醫療美容機構,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
“隨著美容市場日益龐大,醫美從業人員缺口加大,高利潤之下不乏冒險之人,有點醫學經驗的人爭相進入這個圈子,甚至一些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也擠進來。犯罪成本低,處罰力度不夠,加上從業員人技術、醫德、培訓跟不上,多方原因促使醫美市場魚目混珠。”銀川田永成整形美容醫院醫美美容外科專家陳志泉說,醫美行業規范化需要把好的“三關”,“醫美從業人員的準入提高門檻,行政執法部門加大處罰力度,健全完善法律條文。”
對此,銀川田永成整形美容醫院院長遲名偉說,患者與公立醫院產生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后有一個中間機構——醫調委,醫調委有自己的專家庫,醫療事故的鑒定有各路專家鑒定。但醫美機構出了醫美事故,卻沒有相對應的中間機構來調查鑒定,“我們也向醫調會反映過醫美投訴,但醫調會沒有醫美專家庫,只能遵從衛生行政部門的建議。”
不過,由全區30家行業醫療美容機構參與的寧夏醫學美容整形協會將在近期成立,有望使寧夏的醫美行業逐漸走上規范化與自律性之路。
“協會成立的宗旨,就是為了讓醫美行業走向正規化,輔助行政部門整頓市場。”遲名偉說,寧夏醫學美容整形協會行業的注冊手續已完成,“協會成立之后將監督會員單位的醫療資質是否健全合法,美容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同時對醫美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按行業標準治療原則上崗定責。今后醫美有矛盾投訴,協會會協調并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新消息報記者 李榮華)
轉載自頭條號:寧夏新聞網。(如果侵犯你的權益可以下面留言我刪除,也可以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