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堂
1400年前
一年僅9歲的女童
一具罕見的房形石棺葬具
“開者即死”的神秘詛咒
230余件讓人嘆為觀止的精美隨葬品
當這一系列“勁爆”字眼齊齊出現時,人們不禁好奇,這個女孩究竟是誰?為什么9歲就不幸夭折,又是怎樣的殊榮,能讓她死后擁有堪比王侯將相的奢華陪葬品?
下面,讓我們來一一為您揭秘!千年古墓重見天日,精致陪葬堪比帝王!
有個專業名字叫“九脊殿堂式石棺”
1957年的一個深夜,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一隊考古學家仍在忙碌的工作著。
即使十分勞累,但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因為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就要被揭曉了!
隨著墓葬大門的打開,230多件精致的陪葬品穿越千年的光陰,出現在大家面前,這是堪比王侯將相的奢華!
而在墓葬的最深處,靜靜地躺著一具巧奪天工的仿宮殿式石槨。
石槨內早夭的小姑娘頭戴金冠,手腕各有一只金鐲子,脖間圍繞著寶石項鏈,在各種奇珍異寶的環繞下,安靜的沉睡了千年。
直到此時,來自20世紀的考古隊才讓其重見天日。
石槨旁邊有一方墓志,墓志的蓋子上陽刻著9個篆書大字——隋左光祿大夫女墓志。
墓志的內部還刻有楷書銘文,雖然僅有370個字,卻字字泣血,講述了墓葬主人李靜訓的生平,以及她去世之后,至親的悲切與思念。
銘文以“共知泡幻,何嗟壽夭”絕筆,即使過了1400多年,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悲痛。
有人要問,隋左光祿大夫是何方神圣?他的女兒為何能享受如此厚葬?
原來,這一切都源于李氏家族當時的顯赫背景。隋左光祿大夫是隴西堂李敏,墓里的小女孩是他的第四個女兒,名叫李靜訓,字小孩,去世時年僅9歲。
李靜訓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
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年輕時隨周武帝平齊,之后又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戰爭中,以身殉國,享年48歲。
隋文帝楊堅念李崇戰功赫赫,且為國捐軀,因此對李崇之子李敏也備加恩寵,自幼便將其養在宮中。
開皇初年,周宣帝宇文赟(yūn)、皇后楊麗華(隋文帝楊堅的長女)親自為獨女宇文娥英選李敏為婿。

楊麗華畫像
楊麗華是個什么人呢?她堪稱“我國歷史上最風光的女人”,爸爸、弟弟、丈夫、公公.....全部都是皇帝!權力之大,財產之豐,可以想見。
楊麗華沒有兒子,宇文娥英是她唯一的女兒,因此,外孫女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
照理說,李靜訓含著金湯匙出生,將來的生活必定富貴無憂!
然富貴如煙,人生如夢。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她卻“遘疾終于汾源之宮”(墓志語),即病逝于“汾源之宮”,“汾源之宮”是隋煬帝行宮。
也就是說,李靜訓應該是被楊麗華帶在身邊,隨同隋煬帝一起前往汾陽宮時夭逝的。
鐘愛的外孫女死了,作為外祖母,楊麗華忍著悲傷親自安排了超乎尋常的葬禮規格。
對比同時期其他墓葬,李靜訓的埋葬地點和埋葬方式尤為特殊。
地點是當時的京兆長安縣休祥里萬善尼寺——埋葬妃嬪的皇家尼寺。以李靜訓當時的受寵程度,埋葬于此也是無可厚非的。
在埋葬方式上,從隋朝墓葬方式分析,石槨、石棺僅用于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員和有特殊貢獻的勛臣,李靜訓是皇太后的寵孫,死后享用石槨、石棺,當屬于特加優厚。
陪葬品豐厚,從出行到梳妝一應俱全!不僅石棺豪華,墓內的陪葬器物也極為豐富、精美。累計230余件的隨葬物品皆置于石槨、石棺中間不足3平方米的狹窄空間內。
陶器、金器、玻璃器、玉石器、鋼鐵器、骨、木漆器和絲織品等一應俱全。其中,金項鏈和金鐲是波斯的制品,玻璃瓶和所盛香水也來自國外。
杯子、水壺等日常器皿更是不用說,甚至小孩最愛的核桃,都用瓷罐儲藏起來。而且在器皿的選擇上,外婆也是花了心思的,不僅個個精致,而且材質豐富。
至于隨身佩戴的珠寶,外婆挑選得更為仔細。而且,應該是怕小孩無聊,外婆還特地將她喜歡的玩具也放進墓里,讓可愛的玉兔、玉魚、玉刻刀等陪伴她。

害怕打擾孩子的長眠,楊麗華還命人在石棺上刻下了“開者即死”的字樣。這4個字,與其說是對盜墓者的詛咒,不如說是一個肝腸寸斷的外婆對早夭外孫女最后的保護。

除此之外,李靜訓墓中還立有鎮墓獸、武士俑、仕女俑等陶俑共有68件。
可能是外婆覺得她太小,怕到另外一個世界沒人服侍,所以從出行到梳妝都安排得妥妥的。如此陣仗,是已發掘的隋代其他墓葬中所沒有過的。
對于一個年僅9歲的女童而言,即便是生前如何深受寵溺,這樣的奢華陪葬也還是超出了一般禮制所允許的范圍。
也許是“祖孫情深”感動了上天,也許是“開者即死”的神秘詛咒,李靜訓的墓從公元608年到1957年,經歷了近1400年仍完好無損,還將那些繁復精美的珠寶帶到了后世人的面前,引發無數驚嘆!
李靜訓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不知憂愁的總角之年。或許這是件好事。
因為在她死后的第2年,疼愛她的外婆也因傷心過度而離世。又沒過多久,父親獲罪被殺,母親被賜死,兄弟姐妹們也不得善終,整個家族全部覆滅。
一起來欣賞這精美的隨葬品。
尺寸比較迷你,不過設計卻毫不馬虎,運用了捶揲、拉絲、編織、鏨刻、鑲嵌等各種工藝。
金球的制作很復雜,由12個小金環焊接而成,每個小環外又有小金珠一圈和大金珠5顆,再各嵌珍珠10顆。

經歷千年依然光潤潔白的羊脂玉。
項鏈的鏈身是由28顆嵌小珍珠的金球組成,上端有個扣紐,中央鑲嵌著一顆青金石。奇怪的是,青金石竟然還凹雕了一只大角鹿。青金石上的鹿,挺明顯的吧。


綠琉璃瓶。
左邊的是金扣玉盞,采用極品羊脂玉雕琢而成;右邊是高足金杯,不過兩個杯子都很小(僅4、5厘米高),應該是李靜訓用來過家家的玩具。

更抽象的小魚。

白瓷雞首壺、白瓷雙腹龍柄傳瓶,現都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對手鐲充滿了波斯風情,加上隋代是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所以也有專家認為它是波斯匠人打造的。

也許是“祖孫情深”感動了上天,也許是“開者即死”的神秘詛咒,李靜訓的墓從公元608年到1957年,經歷了近1400年仍完好無損,這些繁復精美的珠寶才得以帶到了后世人的面前。
以上就是9歲女孩的墓堪比皇帝,為何無人敢盜?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9歲女孩的墓堪比皇帝,為何無人敢盜?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有哪些帝陵未被盜?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自己生前身后事都極為的重視,不僅在世要極為風光,死后也不能失了身份。 在古人看來,人死后是要去往另一個世界的,所以要想能在另一個世界。 第。
中國為什么不開挖秦始皇陵和武則天陵?
可以挖啊!為什么不能挖!只要是不計后果什么陵墓挖不開啊! 很多朋友都認為不挖秦始皇陵墓是技術不到位,其實這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日本人的陰謀詭計 秦始皇。
中國上下五千年,每年去世這么多人,為什么我們沒有看到相應的那些墳墓?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花樣”,對于風水這門學問,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是門外漢。中國上下五千年,死去的人無以計數,為什么門外漢就看不出一點門道來,。
連摸金校尉都不敢盜的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厲害?
。 要說厲害,當屬我們時代的弄潮兒。 人們之所以稱贊他是"千古一帝",除了他"鯨吞六國"、"連接長城"外,更重要的原因:人們敬重他是我國唯一一位以法家思想理念。
關羽的墓為什么一千多年無人盜掘?
關羽死后身首異處,共有三個墓地,分別在河南洛陽、湖北當陽、四川成都,分別埋葬著頭、身體、衣物。 為什么死無全尸,這全是東吳孫權干的缺德事。公元219年,關。
你知道還有哪些帝王的墓穴沒有被發現么?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要說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帝王的墓沒有被發現,我首推成吉思汗! 至于成吉思汗大家肯定不陌生,他和他的家族成員統一蒙古、殲滅西夏、滅金。
中國古墓十大未解之謎?
秦始皇陵南依層層疊嶂、山林蔥郁的驪山,北臨逶迤曲轉、似銀蛇橫臥在渭水之濱,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環境獨秀,陵墓規模宏大。
清昭陵是現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但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為什么沒能葬入此陵?
陵墓已顯得有些破敗,但陵墓主人的威嚴依舊尚在。 這座皇陵埋葬的主人就是清王朝的創建者——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 (從空中俯瞰清昭陵妃園寢) 海蘭珠生前雖得。
著名的乾陵和秦陵都被發現了,為何沒有元朝皇帝的陵墓呢?
沒有發現元代皇帝的陵墓,原因大致是以下兩點—— 第一,元朝,與前后歷朝歷代“天子”的“葬制”不同。 各朝代的皇帝入葬,最主要的條件,是距離京畿不遠,既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