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示非常細致,這是一份可以發給父母,讓他們按圖操作的文章。
我們在使用手機號或者各種支付軟件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代扣費服務,比如開通某某會員連續包月比正常開一個月的價格要低不少,于是我們開通了連續包月會員后卻忘了在支付軟件里取消后續的代扣費服務,比如我們不小心點了軟件里的一個按鈕就成了某某業務的包月用戶。諸如此類的情況往往一個月多花幾塊錢,不容易被發現,但是日積月累卻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的沒必要的損失。
其實大部分軟件的代扣費服務都非常好找,偶爾也會有蒙住找不到的時候。
另外父母是這種誤入代扣費陷阱的高發人群,他們對手機的操作不熟練,往往不太能快速地找到關閉服務的位置。
本文針對以上情況,總結了幾款主流電信運營商app和支付app中自動扣費服務的取消方法,大家可以順便去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沒有取消的不需要的代扣費服務。同時也可以收藏、分享給父母,幫助他們快速地找到沒有關閉的代扣服務。
一,三大電信運營商
為了避免重復未截取首頁圖,無論哪家app,進入首頁后,直接點擊右下角“我的”進入相應界面。以下以中國移動app為例,后續操作相同。

1,中國移動
三家運營商里,移動的界面是做得最清晰、明了、簡潔的。
進入“中國移動”app——點擊右下角“我的”——點擊已訂業務
即可查看我的套餐所有內容,上方可點擊切換查看增值業務。
移動所有業務的價格標準都寫得非常清晰,點擊“?”號還可以查看詳情解釋。

2,中國電信
進入“電信營業廳”APP——點擊右下角“我的”——點擊上方頭像或旁邊號碼位置——在“我的信息”中點擊“套餐”這一行

可以看到各種已訂業務,上方切換我的套餐、增值業務、功能產品、我的優惠。
雖然全部羅列,但是并不算清晰直觀,而且內容似乎不全,比如我開通副卡的扣費此處沒有顯示。

建議配合查詢話費詳單,對照看是否有異常扣費。
查詢方法:首頁直接點擊實時費用右側下拉菜單,會看到右側圖。
點擊“查看詳情”。

此時進入話費余額界面。
點擊展開明細,注意基本費要和優惠疊加計算,看實際的扣費金額。

3,中國聯通
聯通的代扣服務界面其實是相對不那么好找的,不知道每個人的中國聯通app界面是否相同,至少我的界面元素相對復雜,而且需要滑動 一下才能找到扣費服務位置。
操作方法:中國聯通app——點擊右下角的“我的”——中間圖中標示位置滑動到下一界面——點擊“我已訂購”。

主要有“我的產品”和“我的服務”兩欄,其中“我的產品”一般內容較多,需要向下滑動看全。
主要看右側有沒有退訂按鈕和扣費信息,比如圖中的這個QQ音樂定向流量包。不需要的話點擊退訂即可。
我的服務里操作方法相同。

二,四大支付軟件
四大主流的支付軟件,分別是支付寶、微信、云閃付、翼支付。
4,支付寶
點擊首頁右下角的“我的”——在“我的”中點擊右上角的齒輪進入設置

點擊“支付設置”——點擊“免密支付/自動扣款”

這里包括所有的免密支付業務和自動扣款業務——點擊需要關閉的業務,點擊“關閉服務”

5,微信
微信的扣費功能并不在設置里,需要注意。
在“我的”里點擊“服務”——點擊“服務”右上角的三個小點進入“支付服務”

“支付服務”中點擊“扣費服務”——可以顯示所有代扣和免密支付服務

點擊進入相應服務,最下方就是“關閉服務”按鈕,部分業務需要滑動到底部。

6,云閃付
云閃付似乎沒有明確的代扣服務,只有免密和無感支付。
點擊首頁右下角的“我的”——點擊右上角的齒輪進入“設置”

點擊“支付設置”——點擊“付款碼小額免密支付” 或者下方“無感支付”,一般乘車碼是在“無感支付”中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賬號授權管理需要查找開通的授權服務。
還是在“設置”中,點擊“隱私設置”——點擊“賬號授權管理”即可查看授權情況

7,翼支付
翼支付的尋找流程非常簡單。年輕人尋找基本上全無困難。
首頁點擊右下角的“我的”——“我的”頁面向下滑動到底——點擊“設置”

進入“設置”后點擊支付設置——點擊“自動代扣”即可查看(此頁無法截圖故使用照片)

轉載自頭條號:與秋作伴。(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