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漫漫,充滿著無限地可能,是平坦開闊的康莊大道?還是泥濘曲折的骯臟小路?亦或是需要攀登的嶙峋山峰?沒有預先的答案,一切都是未知的。《人生》帶領我們歷經百態
馬云曾經評價路遙的《人生》說:“此書為改變了我的人生的書“,當他在高考中屢敗時、在創業遭受挫折時,是《人生》帶給了他力量;哪怕是如今豐衣足食的我們也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書中感受人生的真諦。
《人生》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個受過教育的文化人,有著極高的精神追求,他不甘平庸,敢于向命運挑戰,即使一貧如洗卻自命不凡。先是在農村擔任民辦教師,可是現實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好,高加林的教師職位被有權有勢的村長的兒子頂替,被生活迫害的他像做賊般的挎著竹籃來到城里以賣饃為生,自命清高的他怎么也扯不開嗓子叫賣,就在高加林失意困頓乃至絕望的時候,質樸善良的劉巧珍闖入了高加林的生活,兩個人開始相愛,令人可惜的是,劉巧珍至真至純的愛卻無辜的充當了高加林在失意時的精神依靠。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一次難得的機會使文化人高加林步入了城市的廣闊天地,這一次的機會終于讓高加林有機會大顯身手,他又偶然的遇上了上學時的暗戀對象黃亞萍,黃亞萍有著開朗的性格,加上兩人的知識背景相似,在一起時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不久之后,黃亞萍開始向高加林示愛,有女朋友的高加林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內心復雜的他不知如何選擇,他無法下定絕心去傷害劉巧珍。
然而,高加林經過與黃亞萍的相處之后,越來越發現自己與劉巧珍的共點太少,甚至平常聊的話題也逐漸減少;終于,高加林還是接受了黃亞萍的愛,委婉的拒絕了劉巧珍。面對愛人的見異思遷,劉巧珍并沒有太多的責怪高加林,反而更加擔心高加林以后的道路。
就這樣,高加林辜負了巧珍,選擇與劉巧珍在一起。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于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作出選擇并勇敢的承擔一切后果“
然而,高加林的好日子過得并不長,他被人告發“靠關系進的城“,高加林又得重新回到農村與土地打交道;這時,黃亞萍決然的離開了事業失敗的高加林;”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對于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最重要的認識“,高加林就好高騖遠,最后什么也沒得到。
當高加林無比的悔恨自己傷害了巧珍時,善良的巧珍另嫁馬栓。“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顯然,即使再悔恨高加林也無法挽回當時犯下的錯。
讀完《人生》之后我對高加林是既憎恨有同情,憎恨他對巧珍無情無義,又同情他在事業上的屢敗,想在城市里扎根,卻悲劇般的重回土地。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上一步可能還是平步青云,下一步就可能跌落至人生地低谷,人生起起伏伏,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既然這樣,年輕的我們更需要腳踏實地,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那些曾經對我們好的人,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了。
轉載自頭條號:Donja。(如果侵犯你的權益可以下面留言我刪除,也可以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