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歷史,有五百多位皇帝,朱元璋顯得尤為另類。他是乞丐皇帝,比劉邦更加徹底;也是唯一一位從南打到北的皇帝;也是反腐倡廉最用力的皇帝。朱元璋身上有許多標簽,其中就有一個“鐵石心腸”,其實,朱元璋也有軟肋。
明朝洪武二年,朱元璋為了感恩家鄉,下詔以家鄉臨濠建中都,集全國大量的名材和工匠、軍士、民夫等近百萬人,營建都城。洪武四年,朱元璋來了一次鳳陽,呆了九天,主要是為了考察工程進度。洪武八年,朱元璋再次來到鳳陽,呆了二十六天,一是為了檢查中都城的建設情況,二是為了祭祖。
當時,朱元璋還入住了“皇城內興福宮”,由此可以推斷,中都城即將完工。事情看起來很順利,可是朱元璋回到金陵后,突然降下圣旨,停止鳳陽中都城的興建。這樣突如其來的神轉折,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原來在鳳陽期間,有兩件事情讓朱元璋心緒不寧。
一是有人報告,中都城中有工匠欲要對朱元璋不利,通過風水的一些措施,在皇宮殿脊上制作一些木制的鬼怪,上面刻有一些符號和咒語,等人住進去之后,就會聽見有人“持兵斗殿脊”。朱元璋沒有想到,自己的家鄉會有人對自己不利?憤怒的朱元璋處死了一批工匠。
一是鳳陽歌,朱元璋沒想到,在鳳陽的大街小巷居然流傳著《鳳陽歌》,原本以為打下江山,衣錦還鄉之后,在父老鄉親面前會很有面子。沒想到家鄉變得更窮,鄉親們開始疏遠他,鳳陽對朱元璋失去了信心。
一首鳳陽討飯歌,輾轉了數百年,有無數個版本,但是膾炙人口的開頭卻一直沒有變化,“說鳳陽,唱風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原來,朱元璋也有軟肋,是他的家鄉情結,也是他的面子和尊嚴。可是一首《鳳陽歌》,卻讓朱元璋感覺自己像四面楚歌的項羽,絕望和傷心之情可以想象。既然鳳陽的家鄉人不喜歡自己,那何必還在這里呆著?于是,朱元璋放棄了即將完工的鳳陽中都城。
以上就是朱元璋也有軟肋,一首鳳陽討飯歌,擊倒明朝中都城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朱元璋也有軟肋,一首鳳陽討飯歌,擊倒明朝中都城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如果朱元璋把首都設在鳳陽,安徽現在會怎么樣?
歷朝歷代建都,大體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首要條件是交通便利,才能利于政令四達,還能夠輕松獲取其它地方的財政資源,以維持中央政府的運轉,達到制內御外的效果。 劉。
鳳陽討飯習俗?
明代的時候,鳳陽花鼓唱出來是歌頌朱元璋的,是說天上有多少星辰,鳳陽就能出多少將才的。 而今天我們聽到的鳳陽花鼓是到了清代被進行改編的,當然我們也承認,。
民間故事朱元璋?
朱元璋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出身可不怎么顯赫,父母都是靠給人家幫工艱難度日,朱元璋自己要過飯,放過牛,當過和尚。 說起朱元璋的身世,那可。 ” 。
朱溫和朱元璋是什么關系?
袁崇煥和袁世凱是什么關系,那么朱溫和朱元璋就是什么關系,同姓說明不了什么,“五百年前是一家”只是國人喜歡在同姓之間開的玩笑,當不得真。 那么,朱溫和朱。 袁。
為什么別人只有一個破碗就只能討飯,為什么朱元璋就成功了?
一、先天果斷、膽子大! 朱元璋的第一桶金就是通過膽子大和果斷獲得的。當時朱元璋在郭子興的手下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士兵。在一次兩軍對壘的時候,朱元璋所在的小。
朱元璋殺了很多功臣,為什么深受百姓愛戴?
歷史是有兩面性的,歷史人物是具有爭議性的。 哲學上常說:“存在即合理。”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明太祖朱元璋濫殺無辜,草菅人命。德行根本配不上成為一個明君,他。
朱元璋是農民出生,沒多少文化,那他怎么批閱奏折?
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但不代表他沒有文化。文化是自己學來的,只要你肯學絕對成為一個文化人,朱元璋是活到老學到老,他對知識是尊重和渴望的,不然哪能創立明朝啊。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白手起家的?
明太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漢族,生于濠州鐘離(明朝建立后改為鳳陽),字國瑞,原名重八,后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軍改為現名朱元璋。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 朱元璋。
古箏鳳陽花鼓介紹?
古箏版《鳳陽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因為天災人禍,她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以唱花鼓戲來討生活,鳳陽花鼓成了討飯的象征。 經過人們努力拼搏,鳳陽方發生了翻。
朱元璋和朱由檢,誰更勤政?
朱元璋和朱由檢,誰更勤政? (本人筆法比較輕松,勿見怪) 在這里,先說我的結論:朱由檢。 朱元璋和朱由檢,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和末代皇帝。誰更勤政,眾說紛紜。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