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再度發掘。雖然這次發掘的面積不過200平米,還不足一號坑14260平米的零頭,但仍令考古學家非常期待:一是能否發現文官俑。根據秦朝時期的戰陣情況,軍隊建制有武官必有軍師。但從1978到1984年兩次發掘一號坑的情況看,6000多兵馬俑唯獨缺少文官俑;二是能否發現更多的秦代武器。一號坑曾經發掘出長鈹,金鉤等絕門兵器;三是能否發現原生態的彩俑;四是能否發現歐洲面孔的陶俑。
網絡配圖
這些疑問尚是細節性的,由于兵馬俑隱藏著太多的秘密,不能期望這次就能解決太多的謎團。相反,由于考古工作的深入,極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歷史謎團。兵馬俑代表戰陣三軍的說法,源于“秦俑之父”袁仲一。但是陜西師范大學的研究卻顛覆了這個說法,他們認為,在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納入俑的必須是親近的人而不是一般的戰士兵勇。就此而言,兵馬俑應該是指的親兵和衛士,而非象征馳騁戰場的戰士。否則,不僅不合禮制,也有違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自負。
由此引申開來,用實戰軍陣陪葬的說法也就沒有了道理。始皇帝雖然生前殺伐過重,但自一統六國,就希望“使后無戰攻之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如果說始皇死了之后還擺大軍事陣仗,那不是死了都不消停嗎?此外,秦朝兵陣講求“伍法”,兵馬俑一、二、三號坑的排列組合不合秦軍陣法。
網絡配圖
著有《秦始皇帝陵近臣侍衛郎官俑與中國古代文明—— “兵馬俑”證謬》一文的劉九生教授認為,秦皇兵馬群俑反映的歷史現場應該是秦朝體制下的“郎與郎制”。這一體制包含了我們通常所謂“三公九卿”之“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衛尉三個系統。按此解讀,兵馬俑的意義就單純了許多,即是皇家儀仗隊的真實寫照。
確實,從出土的人俑、車馬、兵器等形制看,規格極高、標準統一、氣象宏大,絕非一般的軍隊戰陣所能比擬。尤其是人俑部分,其身高平均高于現代中國人,相貌堂堂、軍容整齊,活脫脫的儀仗隊形象。陶俑的色彩艷麗,更是有力的佐證。直至今天,儀仗隊的穿著還是要比普通部隊講究許多。
網絡配圖
??至于出現歐亞人種以及綠臉人的形象,恰恰反映了當時秦朝政治開放的現實。秦自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大膽起用六國人才。而且,秦國源于西北,和西戎地緣交接,儀仗隊和軍隊里不乏來自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士。
從這次的重新發掘,我們應以宏大的歷史文化視野來破解兵馬俑之謎,采集真實有效的證據,而不是滿足于獲得微觀的具體的實物發現。秦陵地下的秘密一環套著一環,我們后世人寧愿客觀地讓這些謎團重疊相加,也不要急切的去獲得標準答案。
以上就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竟然是秦國的皇家儀仗隊?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秦始皇陵兵馬俑:竟然是秦國的皇家儀仗隊?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秦始皇的陵墓有多大,是一座山嗎?
千古一帝秦始皇,從13歲就開始為自己修建陵墓,到他死都沒有完工,歷時39年,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是一項震撼古今,震驚。 千。
為什么兵馬俑平均身高1.85米,這是否可證明古人比今人高?
到底是古人比今人高,還是今人比古人高,一直是大家關心的問題。隨著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古人身高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 在已出土的6000個兵馬俑中,。
兵馬俑有看頭嗎?
當然有看頭,一把傘就能夠你研究半天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做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任皇帝,秦始皇的一生堪稱傳奇,連陵墓都修成了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他將奇珍異寶可。
兵馬俑是用來干什么的?
兵馬俑是用來給皇帝陪葬的。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秦俑,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
兵馬俑的主人到底是誰?是秦始皇還是羋月?
歷史上的很多事情,因為距離我們現在的時間太過于遙遠,所以總會出現一些爭議,就連兵馬俑的主人是不是秦始皇,都曾經有過嚴重爭議,一個叫陳景元的建筑學家根據。 4。
西安的兵馬俑有沒有用真人制成的?
先說答案:目前已經發掘的兵馬俑均沒有使用真人制作。 我們來看看已經發現的兵馬俑是什么樣的。 已經出土的兵馬俑,與真人大小相當,面孔卻一人一面,全不相同,。
秦始皇陵墓什么時候開始建的?
公元前246年,十三歲的秦始皇登基后不久,就任命丞相李斯設計了陵墓。陵墓主要材料都運自四川、湖北等地,被征召修筑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七十多萬人,直到公。
為什么兵馬俑這么高大,難道古人的比現代人還要高?
這個是不一定的,因為畢竟每個朝代的人都會有高矮個,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兵馬俑這么高大其中也可能是因為特別突出高大,并不是實際身高。中國古人比現代人。
兵馬俑的來歷簡短故事?
據說秦始皇二十二歲統一中國后,就下令大規模地為他修建陵墓。因驪山風光秀麗,加上山陽產玉,山改變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國能工巧匠,燒制規模宏大的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