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消息了解道,中國一代配音大師向雋殊12月12日17時在家中辭世,享年91歲,為此不少網友紛紛緬懷悼念。同時關于向雋殊的資料背景以及各種相關消息也在網上遭熱搜,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3日,據“長影集團”微博消息,新中國電影配音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一代配音大師向雋殊,于12月12日17時在家中辭世,享年91歲。
向雋殊1925年農歷3月15日出生于北京一個書香世家。喜讀詩文擅長書法的父親,以他那古樸正直的家風和廣征博引的家教,給幼年的向雋殊良好的熏陶。向雋殊是中國老一輩配音藝術家,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上學期間演過話劇,從影后主要從事電影配音工作。
據悉,向雋殊曾配音過《山上的來客》《流浪者》《賣花姑娘》《靜靜的頓河》等經典作品。是中國電影譯制事業奠基人之一,曾獲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向雋殊為《無名英雄》的女主人公金順姬的配音不僅是她自己藝術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創作,而且也成為許多觀眾個人成長史中的一段重要的記憶。她的配音絕妙地表現了順姬內斂的氣質和蘊藉含蓄的情感,那種在人生的逆境和抉擇中閃爍出的人性的光輝,那種為了信仰而付出一切的堅定和執著。
據最新消息了解道,中國一代配音大師向雋殊12月12日17時在家中辭世,享年91歲,為此不少網友紛紛緬懷悼念。同時關于向雋殊的資料背景以及各種相關消息也在網上遭熱搜,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向雋殊的藝術才能是多方面的。她在電影《虎穴追蹤》里扮演過工商局長的妻子,在《暗礁》里扮演過王校長。她參加過許多話劇的演出,上世紀50年代她在《雷雨》中扮演的繁漪、60年代在《釵頭鳳》中扮演的唐蕙仙和在《青年一代》中扮演的夏倩如、70年代在《姜花開了的時候》中扮演的夏楠娟,都曾受到觀眾的熱烈贊揚。她還在電臺為聽眾播講過《晉陽秋》、《劉胡蘭》、《旋風》等小說,參加過《羊脂球》、《森林虎嘯》、《肖紅》、《捕鱷者》等幾十部廣播劇的錄制。
向雋殊曾激動地談起上世紀60年代周總理參觀長影廠的一段往事。當年周總理視察長影廠,并觀看了譯制片配音工作的情形,他說:“你們的工作是光榮的,你們是無名英雄。 ”在當天舉行的聯歡會上,許多女演員都爭著與周總理跳舞,性格靦腆的向雋殊一直躲在后面,沒想到親切的周總理徑直來到她的面前邀請她跳舞。向雋殊告訴周總理自己的名字,周總理笑著說:“我早就知道了。 ”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一直深深感動著向雋殊,而他對配音演員冠予的“無名英雄”的稱號也一直激勵著她。
“爸爸,以前我曾經給您寫過一封信,今天我又給您寫這封信來打擾您,可這是我最后的一封信了,……”
不論是在廣播里,還是在電視屏幕上,抑或是在銀幕上,每當人們聽到著名配音演員向雋殊朗誦《永恒的愛情》中的女主角羅西的這封信時,都能感動得落淚。而向雋殊自己也激動得淚流滿面。
有人問向雋殊:“是不是僅僅憑著純熟地運用發音技巧就能配好音呢? ”她搖搖頭,然后笑著說:“這還不夠。配音演員是根據原片進行再創造的。要準確地體現原片中人物的氣質、性格、精神面貌,就必須探索人物,把人物的思想脈絡摸清楚,這樣才能使聲音和角色的形象統一起來。 ”接著向雋殊舉了兩個具體例子。在電影《賣花姑娘》中,花妮看到瞎妹妹站在門口等她時說了一句話:“順姬,你怎么又出來了!媽媽不是還病著嗎! ”這句話雖然短,如果對人物內心活動把握不準確,可能會強調“你怎么又出來了! ”變成對妹妹的呵斥,但是花妮和妹妹風雨同舟相依為命,對母親生病憂心如焚。所以這句臺詞要體現既心疼妹妹,又掛念母親,表達骨肉深情。同樣,在《永恒的愛情》中,女主角羅西和男主角哈邁德一開始相遇時,雖然導演處理成喜劇,但羅西的內心是嚴肅的,她對哈邁德很反感。當哈邁德說:“對不起小姐,我的車停下來了。”羅西說:“不是車,是你讓它停下來的! ”這句話不能說得矯揉造作,如果說話嬌滴滴的,會變成輕佻,這樣就損害了女主角的形象。向雋殊把這句臺詞處理得很嚴肅,表明羅西不是一個輕浮的姑娘。向雋殊把自己讀臺詞形象地比喻為“嚼碎了,咽下去,再吐出來”。
據最新消息了解道,中國一代配音大師向雋殊12月12日17時在家中辭世,享年91歲,為此不少網友紛紛緬懷悼念。同時關于向雋殊的資料背景以及各種相關消息也在網上遭熱搜,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向雋殊嗓音優美甜潤,吐字清晰準確,語調變化自如。她在配音中,能夠充分發揮語言的可塑性、動作性,用聲音表現出不同國度、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來。經她配音的人物,既有天真活潑的少女,又有利欲熏心的貴婦人;既有無產階級的堅強戰士,又有資產階級的嬌小姐;她忽而是名門閨秀,忽而是貧家婦女;忽而是勇敢的叛逆者,忽而是懦弱的犧牲品。她的聲音,可以稚嫩得充滿奶味,也可以剛勁得如金石迸擊;有時像涓涓清泉在巖石間叮咚流淌,有時像狂風在山野中呼嘯;有時像月下簫管如訴如泣,有時像高山飛瀑激越昂揚。形形色色的人物,她都能運用變幻莫測的聲音,準確地、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
多方面的藝術實踐,長期的銀幕后的勞動,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勤奮刻苦的工作精神,是向雋殊在配音藝術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她平時勤于學習,熟讀了古今中外大量文學作品。每當接到配音任務后,總是反復地看劇本,讀原著,查資料,分析影片的主題和人物特征,熟悉該國的民族習慣、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等,為塑造角色奠定了生活基礎。她對每段臺詞,都要經過反復琢磨,尋找感情的尺度,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傾注到角色中去。她在為《人證》中的八杉恭子朗讀的“草帽詩”配音時,事前反反復復地體驗八杉恭子讀這首詩時痛苦、悲傷、自責的心境,每讀一遍,眼里都噙著淚水,聲音逐漸變得哽咽,直到無聲地哭泣起來。她為了配好《賣花姑娘》中花妮的聲音,在練習時不知哭了多少遍,完全沉浸在角色的感情之中。有天晚上在家里,孩子被她的哭聲驚醒了,驚恐地抱住媽媽問發生了什么事,她流著眼淚對孩子說:“媽媽在練戲呢! ”
為400余部外國影片配音
向雋殊是我國老一輩配音藝術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在長春電影譯制廠這塊電影譯制事業的園地里默默地耕耘著。她的聲音融溫柔嬌媚端莊善良于一體,觀眾熟悉的《復活》中的瑪絲洛娃、《靜靜的頓河》中的阿克西尼亞、《沒有說完的故事》中的女醫生、《法吉瑪》中的法吉瑪、《沒落之家》中的大小姐、《忠誠》中的艾明娜、《戰爭與和平》中的娜塔莎、《賣花姑娘》中的花妮、《音樂家波隆貝斯庫》中的貝爾塔、《舞臺生涯》中的黛麗、《人證》中的八杉恭子、《春香傳》中的春香、《蝴蝶夢》中的德文特夫人、《永恒的愛情》中的羅西、《獨立與死亡》中的多米迪麗亞等,都是由她配音的。她先后為《俄國問題》、《偉大的轉折》、《攻克柏林》、《真正的人》、《流浪者》、《一仆二主》、《靜靜的頓河》、《復活》、《忠誠》、《戰爭與和平》、《人證》、《舞臺生涯》等400余部外國影片配音,并因此榮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
流浪者配音演員?
流浪者演員與配音演員表: 小拉茲——祖貝達(蘇庭石配音) 小麗達——里列·斯希特尼斯(張桂蘭配音) 拉茲——拉茲·卡普爾(從連文配音) 麗達——納爾吉絲(。
流浪者聲優?
流浪者演員與配音演員表: 小拉茲——祖貝達(蘇庭石配音) 小麗達——里列·斯希特尼斯(張桂蘭配音) 拉茲——拉茲·卡普爾(從連文配音) 麗達——納爾吉絲(。
1976年蘇聯 童年的幸福紀錄片講述的是?
講述了以吳雅和畢百靈為代表的庫班新蘇維埃集體農莊的農民們熱愛勞動,熱愛祖國,歌唱愛情與幸福的故事。影片中最成功的插曲有四首:《豐收之歌》《從前你這樣》。
關于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的電影有嗎?
有電影,資料可以看一下。 前蘇聯【復活】譯制經典D5(長影) 片名:復活 導演:什維茨爾 主演:塔瑪拉·謝明娜 出品:莫斯科電影制片廠 地區:前蘇聯 上映:196。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