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年下半年,德國原裝進口〈西門子〉手機。差不多一斤重,七千多塊錢,全外文,沒一個中文字,只會看阿拉伯數字(從0到9)。當時的月固定費用50元,頻道占用費4.17元。雙向收費,卅內每分鐘0.40元,省內0.80元,省外記不清楚了。當時的手機少,親戚朋友圖新鮮,喜歡來借手機,無事打個電話。一個月電話費三百多塊錢,比伙食費都貴。幸好當時掙錢多,一般人玩不起手機,太費錢了。
七十老頭。
我的第一部手機樣子還一清二楚就是想不起來是啥牌[捂臉][捂臉][捂臉],應該是在2000年老公給買的,當時周圍的朋友幾乎都沒有手機?,我的手機無疑就是老公專線了,記得有一天我們好多人在辦公室聊天,我的手機振動了,隔著褲子都感覺是一股電流,我立馬沖出門跑到一棵比較隱蔽的樹下接電話,當時感覺特別丟人,只害怕?別人知道我有手機,因為當時我們單位幾千人就幾個高層領導有,咱一個普通老百姓既沒業務又沒高工資的裝逼啥?[捂臉][捂臉][捂臉],現在想起來真是可笑,自己掏錢買個東西有啥丟人的?
現在好了,男女老少都有手機,手機已經徹底融入我們的生活,原來出門四要素“身、手、鑰、錢”,估計現在只剩下手機了吧??身份證有電子的在手機里,鑰匙?改成指紋鎖不用了,所有家當都在手機里,想買啥手機一掃[ok]啦,確實方便???
愛立信5088型翻蓋機,4880元。95年秋。
記憶中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的,什么型號忘了,好像是黑白版的,在那個年代網絡還不發達,多數手機都沒有上網功能,只能打打電話而已。
其時,在那時候有這么一部手機就算新潮了。畢竟電話還沒有真正走入千家萬戶,人們追究的是不斷彰顯的新鮮感,接觸到這么個在當時來說高科技含量的東西心情還是非常興奮的。
有人把它提出來,不僅僅是懷舊的問題,而我們必須懂得科技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要不斷地去融入并接受它才不會被甩得老遠!
我用的第一部手機摩托羅拉328型
我的第一部手機是諾基亞好像是8250,第二部手機是摩托羅拉翻蓋的型號記不清了,第三部手機是聯想的型號也忘了,第四部手機是三星C101拍照手機當時是我的最愛,拍照非常強悍,第五部手機是努比亞Z11MaX也是拍照手機,拍照功能也是不錯,第六部手機,就是現在用的5G華為榮耀30 8+256 拍照功能更是強悍,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更新太快了,5G網絡時代來了,超越蘋果,中國質的飛躍。為中國點贊,為中國喝彩![贊][贊][贊][贊]


我的第一個手機是2007年9月份在長沙讀大二的時候在河西一個商場買的,好像是599元買的,波導牌的翻蓋手機,攝像頭130萬像素,自己花一百多塊買了個1G的內存卡裝上,可惜2008年7月放暑假回家,在大巴上睡著了,手機拿在手上掉了被人撿了,里面好多寶貴的照片,遺憾不已,唉
摩托羅拉928
第一步手機是西門子,當時號碼入網3600,手機8000多,全英文的,功能簡單但是看不懂,座機費每月60元,接打電話雙向收費每分鐘6毛,經常是手機一響,看看來電號碼,再到處找公用電話回過去,呵呵…

手機最具有代表科技進步的產物,時代在進步手機也同樣如此。從最早的BB機嚴格上來講還不算是手機只是一個呼機,那個時候要戴BB機簡直就是走上人生巔峰。
第一代手機大哥大流行于90年代初的產物,放兜里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拿在手上才是身份的象征關鍵時刻還可以防身用,再到后來的兩巨頭手機行業進入市場,一個是來自芬蘭的諾基亞一個是來自美國的摩托羅拉,把黑白屏手機帶入普通消費人群里。記得小時候有村里面外出在廣東打工的想往家里回個電話都很不方便,經常在代銷點的廣播聽到誰誰來電話了。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好懷念。
然后就是彩屏手機進入國內,波導 小靈通 三星 手機一下子有了質的飛躍。收據居然也可以打游戲和拍照,在到后來的國產大屏跑馬燈手機有了實質性的性價比,從這個時候千家萬戶才實現了家家都有一部手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推移,有些手機也推出了歷史的舞臺。適應不了市場的潮流畢竟在大江大浪中黯然消失,這就是生存法則也是人的生存發展。最后上幾張更加懷念圖片觀賞!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