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人們漸漸相信在史前存在著一個又一個文明,這些文明高度發達,最終可能因核戰爭而毀滅。對于這一理論,科學家是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的。以下這些案例就可以證明史前核戰爭可能真的存在。
網絡配圖
化石中的秘密
地球誕生至今的46億年演化過程中,地球上的生物歷經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周而復始。因而有人推斷,地球上曾出現過多次高級文明社會,但不幸的是這些文明都毀滅了。億萬年的自然變造幾乎抹去了一切痕跡,只有少數證據得以保存。1972年,在非洲加蓬共和國發現了一個20億年前的鈾礦———奧克洛鈾礦。在礦里還發現了一個史前遺跡: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它是由六個區域的大約500噸鈾礦石組成,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之久。對這個保存完好、結構合理的核反應堆,現代文明真是瞠目結舌!人類掌握核能技術,建立第一座核反應堆,只是20世紀40年代的事情。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究竟意味著什么樣的謎?
1968年,在美國發現了兩個完整的人類足跡化石,而且這個足跡踩著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生物———三葉蟲(這種生物早在幾億年前就滅絕了)。值得說明的是,這個人類足跡的化石在地質上屬于寒武紀,距今已有5億年之久。在這么遙遠的年代,是誰留下了這些腳印?在瑪雅人的編年史中,曾記載了地球9000萬年至4億年之間的事。要知道,人類在數百萬年前才告別了古猿,幾億年前地球上根本沒有人類,瑪雅人記載了誰的歷史?
馬亨佐·達摩毀滅之謎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源地。從19世紀開始,人們在印度河畔的旁遮普郡一帶,發現了一個東西長1600公里、南北長1400公里屬同一文明的大量遺址,其涵蓋范圍之廣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印度文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座古城遺址,即哈拉巴和馬亨佐·達摩(印度語為死亡之谷)。據最保守的估計,它們距今最少有5000多年,但在印度的早期神話中沒有這兩座古城的記載,所以更多的人認為,它們的歷史也許比猜想的要久遠得多。在城市建筑的挖掘中,考古學家根本找不到神殿和宮殿,這與世界上目前所探掘的古城遺跡都不相同,似乎這些城市根本沒有統治者。
馬享佐·達摩城的居民住宅建筑更證實了這點,所有住房都是由磚木建成,從格局規模來看基本差不多,好像貧富分化沒有出現在這里,更沒有發現任何一件藝術品。是原來就沒有,還是被歲月銷毀了?在這里出土了大量遺骨,有的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個比較大的廢墟里發現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有些用雙手蓋住臉,好像在保護自己,又好像看見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人都是在突然狀態下死去的。
網絡配圖
這座古城當時一定發生了件很巨大的異常事變,是什么呢?火山爆發?可在這一帶幾千公里范圍內人們并沒有發現遺留的火山口;是突然爆發的流行病、瘟疫?可醫學證明瘟疫和各種流行病不可能突然毀滅一座城池。印度的考古學家卡哈對出土的人骨進行了詳細的化學分析后說:“我在9具白骨中,發現均有高溫加熱的痕跡。”
這說明馬亨佐·達摩的毀滅和人民死亡與突然出現的高溫有關。馬亨佐·達摩和《圣經》里索多姆的毀滅有極相似之處,都是突然被與高溫有關的東西摧毀的。人們在馬亨佐·達摩還發現在許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某種高溫的痕跡,人們甚至發現一些“玻璃建筑”———托立提尼物質。這種物質的形成是由于瞬間高溫溶化了物體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卻造成的。至今人們只在熱核武器爆炸現場發現過這些人為的物質。一切證據都在說明,這里曾發生過核爆炸。
印度古籍的疑云
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印度敘事詩中,現代人類有幸看到了這場規模浩大的戰爭。以前,人們一直認為詩中的這些描繪是“帶詩意的夸張”。直到廣島和長崎爆炸兩顆原子彈之后,才恍然大悟,這是類似原子彈的目擊日記了。
《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一部偉大的梵語史詩,匯集了許多談論歷史和神話的長篇敘事詩。有許多資料非常精確,令人覺得作者是依據第一手材料來撰寫這部敘事詩的。作者懷著十分厭惡的心情描寫神的一種武器,能把所有那些身著金盔金甲的武士通通殺死。要是武士們及時知道這種武器的威力,便可以把身上的全部金屬裝備通通扔掉,跳進河里,把渾身上下以及他們接觸過的東西洗個一干二凈。
作者解釋說,這樣做并非沒有道理,因為這種武器能使頭發和指甲脫落。他悲嘆道,一切生物一碰上這種武器,就會變得憔悴孱弱。在同一卷里,說到古爾迦從一架威力無比的維摩拿上往三角城扔下了一枚炸彈。文中所使用的字眼猶如摘自比基尼島第一枚氫彈爆炸的現場記錄:熾熱的煙霧,亮度比太陽強一千倍,騰空而起迸發出無比耀眼的光芒,把城市化為灰燼,其威力之大足以把胎兒扼殺于母腹之中。
網絡配圖
《馬哈巴拉塔》中記載過一種十分可怕的武器,它爆炸的情景,從原子時代的人的角度看,也許并不感到過分,書中這樣寫到:“一點煙也沒有,閃光的炮彈像一團火一樣發射出去,濃霧一樣的東西突然包圍了軍隊。整個地平線都消失在黑暗中。帶來不幸的旋風刮起來了。黑云一樣的東西咆哮著,帶著巨大的響聲升到高空,使人感到連太陽都不存在了。這種武器的熱量使大地和天空都變熱了。被火焰炙烤的大象,在恐懼中沒命地奔跑。”接著,又講述了由于這種可怕的武器爆炸,被當場燒成灰的有幾千輛戰車、人和大象。爆炸后幸存的所有士兵,都急急忙忙跑到附近河里,在那里清洗各自的衣服和武器。
在印度,這種武器被叫做“婆羅門的武器”或“雷神的火焰”,在南美被叫做“馬修瑪麗”,在凱爾特人的神話里則被稱為“閃電彈”。在凱爾特人的神話里,這種“閃電彈”根據爆炸時能夠殺傷的人數而有不同的名稱,能殺100人的叫“百人彈”,能殺1000人的叫“千人彈”。《馬哈巴拉塔》中還寫到:“克克拉開始從各個方向將閃電向城市集中。”但還不夠,因此又“發射了具有破壞整個宇宙的那種力量的炮彈。城市在這時開始燃燒起來。它在爆炸的一瞬間,天空中明亮得好像一萬個太陽。”
蒼白的考據
今天的人們在地質考古中發現了很多類似放射性武器爆炸的證據,比如:在愛爾蘭的丹勒亞勒和爻尼斯兩個城堡的墻上,有甚至連花崗巖都被熔化的痕跡。據科學家推測,沒有1000度以上的高溫,花崗巖是不會熔化的。
在如今的秘魯,人們發現一座石壁上巖石呈玻璃化狀,這需要極高的溫度才能造成,而這座石壁附近沒有任何隕石坑,可以肯定它不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在小亞細亞,人們挖掘古代西提詩人的首都哈特薩城,經過考古判斷,整個城市是原因不明的高溫毀滅的。用考古學家比提爾的話說,無論這座城市中貯藏了多少可燃性物質,一般的火災都絕對不可能造成這樣的高溫。石頭燒結了,裂成了碎塊。城市里沒有一座房子、神殿、墻壁沒有留下這種可怕高溫的痕跡。
在印度遠古文獻中,有“卡爾帕”的概念,它相當于42億3200萬年,又有“卡希達”概念,它相當于1億分之3秒,這兩個時間概念曾使很多研究者摸不著頭腦。然而,核物理學家明白,在自然界中,要用億年或億分之幾秒的時間來量度的,只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解率。例如鈾238的一半壽命為45億1000萬年,而分子的半壽命只有百萬分之一秒,這與“卡爾帕”、“卡希達”的概念相近。既然古印度人掌握了這些概念,那么是否已擁有量度核物質和次核物質的技術,進而說明他們就能制造出核武器?
這些似乎是在向我們證明史前核戰爭真實存在。面對這史書中的記載,除了核戰爭,我們無法想象還有什么災難會造成這種場景。雖然還沒有實際證據證明史前核戰爭的存在,但是專家會朝這一方向努力地。
以上就是考古驚人發現:史前文明毀于核戰爭?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考古驚人發現:史前文明毀于核戰爭?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世界上真的發現過史前核爆遺跡嗎?
扒皮所謂的史前核爆謠言,提供給真相愛好者。 網上有大量復制黏貼的文章和帖子都言之鑿鑿的聲稱,印度古代城市焦特布爾和附近就是發生史前核爆遺跡的地區,發生。
史前人類遺留下的“高科技”,說明人類真的已經毀滅過數次了嗎?
就。 二、如果是海底塌方,或者海灘被掩埋,最終形成的沉積巖,我們可以看看沉積巖的結構。 典型的沉積巖外觀,假如真踩了腳印,又被地質運動帶向了高壓環境,畢竟是。
地球毀滅的10種方式,你認為最有可能是哪一種?
題主提出的地球毀滅的10種方式,分別為:殺傷性小流星,黑洞,流浪行星,特大火山爆發,核戰爭,伽馬射線暴,太陽風暴,地球脫離軌道,外星人入侵和深海災難。。 黑洞(量。
空氣中的氮氣會不會是史前文明核戰的結果?
空氣中的氮氣會不會是史前文明核戰的結果? 這個問題的腦洞的確開得非常大的。但是很有趣。筆者將會分兩個環節解答這個題目,一個是氮氣部分,一個是史前文明的。
人類到底有沒有史前文明?
太陽形成于50億年前的原始星云,地球緊隨其后大約46年前形成,而人類這個物種發展出智慧文明可以追溯至最多20萬年前的智人,現代人類都是智人的后代。人類文明的。
22億年前的地球,或曾出現過高等文明,為啥最后都落到悲慘下場?
哈哈?,別逗了。 22億年前地球出現過高等文明?而且還下場悲慘?這都是哪里來的謠言? 宇宙間外星系的事,還說不太清,地球上的大致情況,應該比較清楚了。。 這就提。
山海經中的生物是前太陽紀人類核戰爭的產物嗎?為什么?
《山海經》的閱讀應該是。 起源地的地貌與風土人情—人族大遷徙之旅—新生的開始—與新生世界的探索! 最先看的是《海內經》!也就是起源地的世界觀。 起源地在。
核武器真能讓人類文明退化回石器時代嗎?
“把他們炸回到石器時代,”據說這是美國前空軍將軍柯蒂斯·李梅曾極力主張在越戰中打敗北越時的口出狂言。 但事實證明,如果全球核戰爭在20世紀60年代初爆發,。
有沒有人想過,可能過去存在過更高智慧的文明?
首先這個問題應該辯證的去看,因為沒有人能給你明確的回復,也無法給出確鑿的證據,只能說根據現有的一些發現,自己去思考,至于有沒有遠古文明,那就見仁見智了。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