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宮頸癌變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名稱就是CIN—宮頸上皮內瘤變,俗稱宮頸癌前病變。它被分為三級,CIN1,CIN2,CIN3,約 66% 未能及時治療的CIN2/CIN3 患者可能發展為原位癌,而CIN1可自己恢復的可能性極大。

對于高危HPV病毒感染并已經發生CIN改變的患者來說,很多情況下會面臨需要使用宮頸環切電切術(LEEP錐切)的建議,但這些問題我希望您能先了解清楚再做決定。
錐切不能切除病毒
? 雖然高危型HPV病毒是導致宮頸癌變發生的主要原因,很多朋友在得知自己感染HPV病毒后都想通過錐切來將病毒切除。但很遺憾,宮頸錐切的作用并不是這個,它只能將可發現的癌變部分切除,病毒是不可見的,我們唯一能見到的是已經發生改變的結果。
??甚至錐切后還可能存在一個更壞的結果就是,在錐切術中由于基底組織暴露,宮頸術后一段時間的狀態較為脆弱,可導致部分人的高危HPV病毒潛伏更深,發展更快。
這就是為什么錐切術后復發率較高的原因。

? 另外對于HPV這種外來的病毒來說,它并非是自身產生的,因此我們要明白一生中感染高危HPV病毒的次數是沒辦法人為精準把控的。
??但宮頸是一個內在的結構,其一生可承受最大程度的切除不能超過3次。很多錐切3次后仍感染高危HPV病毒者導致病變的患者,最終只能摘除子宮。

在門診中常見錐切兩次的女孩子還未生育過,經過多次的錐切后宮頸口形態亂七八糟,很多時候都無法正常找到宮頸口,這樣的宮頸狀態,導致其生育的難度大大增加。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宮頸癌篩查。

宮頸其實就2-3CM的長度,如果經常錐切更是對宮頸的一種傷害。再次篩查的時候因為錐切的原因導致看不清宮頸結構,隱藏的癌變難以被發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誤診,漏診等。
所以對于想要預防宮頸癌的朋友來說,一定要進行定期的宮頸癌篩查,特別是宮頸癌MSF1基因甲基化篩查,可以提前5-10年發現宮頸癌變情況,更好的提示患者進行預防和治療。

掃一掃 健康知識早知道
關注敬善 |?關注健康
免費熱線:
400-188-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