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挪威小哥哥
文章轉載自:新90后(ID:New90hour)一群思想青年的聚集地,歡迎關注!
//前言//
1、崔雪莉自殺
雪莉自殺這件事,還是讀者在后臺告訴我的。
當時我正在樓下溜達,蕩秋千,讀者給我發微信:
小哥哥,在不在,崔雪莉死了。
▲讀者發來的微信
我聽了,一驚,說,好,正在寫。
我對韓流不熟悉,聽過韓國娛樂圈的一些事,尤其是關于韓國藝人自殺之類的新聞。對韓國娛樂圈最大的印象,是張紫妍自殺事件和勝利門事件。
我一聽到這起事件,立刻就聯想到了張紫妍,幾乎是下意識的反應。
崔雪莉自殺,很快引爆了微博,一度癱瘓。
目前,對于這件事,有兩個說法:
第一,抑郁癥;
第二,陰謀論。
抑郁癥得到了確認。
崔雪莉的經紀人向警方陳述時說,崔雪莉患有嚴重的抑郁癥,不安癥狀更是加重了。
▲讀者發來的微信
一個25歲的女孩,明明看起來光鮮亮麗,活力十足,卻何以至此啊。
我也25歲,我心痛。
陰謀論沒有得到確認,只是網上的一些說法。
我的看法是,恐怕也很難被確認。
事實上,發生在韓國娛樂圈眾多事件背后的陰謀論,至今都沒有得到確認。
有沒有陰謀,取決于你信不信。
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要賭上命運」來查的勝利門事件,至今也沒查出個什么結論,勝利本人還就這么溜過了嚴懲。
(如果你還不知道什么是韓國「勝利門事件」,沒關系,待會,我會詳細說。)
陰謀論主要集中在性侵上。
陪睡,淫亂,被脅迫出賣自己的肉體,被玩弄于鼓掌之間,崔雪莉不堪重壓,所以才導致一個如此年輕的花季少女長期被抑郁癥折磨。
最終,抵不過折磨,選擇了離開人世。
▲網上流傳的陰謀論
崔雪莉抑郁癥早有征兆,早年接受采訪時,就有暗示過。
那時她遭受了很多非議,網絡暴力持續地砸在她身上,她對鏡頭說:
觀眾朋友們,也請疼愛我一些吧;
記者們,請疼愛我一些吧。
▲崔雪莉接受采訪
大部分人并不在意。
是啊,一個女孩,25歲,正年輕,長得漂亮,傳遞出來的信息又是活力十足,生活豐富,難道被愛得還不夠嗎?
有些人,活得只是人設,或清新清純的人設,或潑辣獨立的人設。
人設和現實生活,可以相隔十萬八千里,足以讓一個人產生人格分裂。
沒人看到崔雪莉人設背后的現實生活,所以沒人讀懂她的求救。
我覺得微博上一句話寫得很好:
下輩子做個自由的、不會被人非議的女孩子吧。
2、韓國娛樂圈的渾水
怎么看待這些所謂的陰謀論?
我是信的,甚至下意識覺得是張紫妍事件的另一個翻版,依據是:
像這類事,出現在韓國娛樂圈里,實在太正常了。如果徹底清除,沒有這類現象,反而不正常。
這是一份韓國藝人自殺名單,你看了,會覺得在韓國做藝人,真的很慘。
▲韓國藝人部分自殺名單
幾乎每年都會有幾個藝人自殺,韓國也被稱為藝人自殺率最高的國家。
你了解韓國娛樂圈的生態,你就會知道,為什么陰謀論可信,為什么韓國這么多藝人自殺。
因為環境實在太惡劣了,娛樂圈背后的利益體力量太大了,利益關系鏈太錯綜復雜了。
崔雪莉自殺不是一個孤立事件,你把它放在整體來看,從張紫妍自殺到勝利門事件曝光,一環接一環,似乎都在佐證對于崔雪莉自殺事件的陰謀論。
陰謀論的背后,就是韓國娛樂圈的渾水。
3、張紫妍自殺事件
2009年,曾經出演過《花樣男子》的韓國女星張紫妍在家自殺。
留下了一封遺書,就是它,炸開了韓國娛樂圈不堪入目的潛規則。
張紫妍在遺書中指控經紀公司逼迫她陪睡近百次,甚至連父母的忌日都沒法避免。
有一次更是被迫同時和好幾個人一起發生性關系,如不從,就會被經紀人毆打,或者被經濟公司老板毆打。
后來,法庭在初判時,也認定張紫妍經紀公司老板金承勛毆打罪名成立。
張紫妍在遺書中寫:
每當穿上新衣服時,就是跟新男人陪睡的日子,一輩子也難逃性交易的夢靨。
▲張紫妍的遺書
她在遺書中,留了一封名單,是陪睡對象,都是大企業的高管、媒體圈的高層和演藝圈大佬。
這次自殺事件,震動了整個韓國娛樂圈,也包括普通民眾。
接下來,就是極魔幻的現象:
先是法院初判,2010年10月,韓國法院僅認定張紫妍經紀公司老板金承勛毆打罪名成立,于是判決這位老板和前經紀人判刑一年,緩刑兩年。
什么陪酒,什么性交易,什么被迫,都被抹掉了。
一條人命,就換來這樣的蜻蜓點水式的懲罰。
沒完。
2014年初,法院又認為證據不足,無法支持經紀公司老板金承勛的毆打罪,于是,判處金程勛無罪。
這樣一來,引發了大眾極大憤慨,韓國網友紛紛上網肉搏,輿論沸騰,痛罵當局。
傻子都知道有鬼。
韓法院迫于輿論壓力,再次調查。
調查了10個月,終于得出結論:認定被迫陪酒成立,推翻之前的判決。
這次,判處經濟公司賠償其家屬2400萬韓幣,約14萬人民幣。
注意,只認定了張紫妍被迫陪酒這件事。
至于性交易,陪睡,這些涉及重判的罪名,提都沒提。
事情至此,慢慢沉寂下去,沉寂了4年。
像一顆種子,深埋在大眾心里,本以為這件事就會這么過去,沒想到,2018年,來了一株巨大的火苗,把這起事件,重新燒起來了。
火苗就是當時席卷全球的Me Too事件,如果你不知道,可以去查一下。
韓國網友再次被點燃,超過20萬網友要求重新徹查張紫妍案。
迫于壓力,韓國檢察院正式重新立案調查。
仿佛又有了希望,沒人想到的是,這一調查,就調查了一年多,一直調查到現在,也沒有結論。
期間,此案數次因為調查時間過長,要被終結,均因為韓國網友請愿,得以延期。
最近的一次,2019年3月,韓國數十萬網友向青瓦臺請愿,要求延長調查期限。
2019年8月22日,韓國法院宣布了最終結果:
沒有誰有罪,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得到懲罰,曾被指控的記者,也因證詞不足,被判無罪。
調查了10年,一條人命,所有指控,最終都成空。
沒有人受到處罰,一切照舊。
▲沒有人被抓
張紫妍事件的唯一目擊者尹智吾,在她自殺后,就出國了,10年間,一直以各種方式匿名支持調查。
她公開說了一段話:
其實演藝圈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樣華麗,真的發生了很多事,很可惜,每次姐姐的事情有些進展的時候,就會因為各種別的事件掩蓋下去。
我想告訴大家,姐姐寫下的不是遺書,而是文件。
▲尹智吾決定實名接受采訪
4、勝利門事件
勝利門事件如出一轍,連過程都是一樣:
先被曝光,全網震動,韓國網友請愿徹查,數十萬人一起上,韓國總統指示國家層面的機關,立案調查,然后,不了了之。
起因是今年1月29日,Bigbang成員勝利投資運營的夜店Burning Sun被曝發生暴力打人事件。
夜店保安把一名男顧客拖到屋外,一頓暴揍。
這名男子被打的原因,是他看不慣夜店高管對一位女生下藥,于是出手制止,結果被保安拖出來暴打。
很魔幻,制止下藥被保安爆打。
更魔幻的還在后面。
隨后,警察來了,但警察卻沒管打人者,反而將被打者押走了。
視頻被拍了下來,傳到網上,再加上勝利的名聲,嘩,就爆了。
▲勝利夜店打人事件
人們都在質疑,警察和這家夜店,究竟是什么關系?
超過24萬網友在青瓦臺網站請愿,要求徹查勝利夜店事件,具體來說,就是有沒有腐敗和性賄賂問題。
▲韓國網友當時的反應
更猛的料持續曝光:
1、韓媒曝光勝利夜店用下藥等方式把女生帶到VIP房間,供給給VIP客戶性騷擾、性侵。
2、勝利夜店的職員慫恿顧客吸毒。
3、勝利被曝疑似性賄賂商業大佬,當然,經紀公司否認。
4、勝利被曝在菲律賓以性招待的方式,賄賂150余名富豪和名流
最后發酵到什么地步?
勝利隱藏在幕后的一個「性招待群」都被挖出來了,聊天群里牽涉到很多藝人,還有很多非法拍攝的女受害人視頻。
這群人渣,迫害女性,還要非法把過程拍下來,發在群里炫耀。
▲韓媒曝光的勝利性招待群非法拍攝的視頻
韓國總理李洛淵在國務會議上放話:
對于警方的勾結疑惑,希望以警方的命運為賭注,徹底調查并依法處理。
韓國總統文在寅則表示:就算賭上自己的命運,也要徹查真相。
這是文在寅的原話:若無法查明這些發生在社會特權階層內的事件真相,那么我們(的社會)也稱不上正義的社會。
這應該是韓國在國家層面對韓國娛樂圈最高層次的表態,總統和總理,都發話了,都是狠話,都說要拼上命運,徹查真相。
結果呢?也是不了了之。
2019年5月14日,《朝鮮日報》報道:
韓國法院駁回對李勝利的逮捕申請。法官的說法是,關于案件的賄賂部分存有爭議,其他有嫌疑的部分也很難認定為是嫌疑人毀滅證據。
第二天,首爾警方發布記者會,尊重法院的判斷,很難再次提出申請拘捕令。
調查了大半年,總統總理都來加持,李勝利最后還是全身而退了。
勝利門事件涉及的規格與影響力,甚至比張紫妍自殺事件更大。
國家層面,民眾層面,緊盯不放,事實上,警方甚至已經獲得了勝利夜店的性賄賂聊天記錄。
▲警方當時已經獲得了勝利性賄賂的聊天記錄。
又如何?依然沒有改變結局。
總統和總理賭上命運,也無法改變的結局。
這就是韓國娛樂圈,一個力量甚至大過國家的組織。
5、韓國娛樂圈背后的力量,就是韓國財閥
韓國娛樂圈像一潭深水,你看不清里面的亂象。
往里探,一直探,最深處,站著的,是韓國財閥。
這你就明白了,藝人沒有力量抵擋國家意志,但韓國財閥有力量。
韓國財閥,就是韓國娛樂圈背后的影子。當然,也是韓國娛樂圈亂象叢生的根源。
所謂財閥,就是充分做大做強了的家族企業。
韓國的經濟形態,很奇怪。
好的一面,經濟發達,人均GDP高,超過3萬美元,城鎮化率高,有好幾家巨型企業,世界500強企業16家。
產品也在全球市場上都有競爭力,例如三星,現代。
壞的一面,也極明顯。
以2011年的數據為準,韓國排名前30位的財閥集團銷售額在全國企業銷售額中的占比為40%,財閥資產在國家總資產中的占比約為37%,而他們的資產規模為GDP的95%。
如果算前十的財閥資產,他們的總資產規模能占到韓國GDP的85%(2012年的數據),每年的產值能達到韓國GDP的50%。
▲中國駐韓經商參贊處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國家財富在高度向財閥集中,一旦這些財閥鬧脾氣,即使稍微休息會兒,韓國經濟也會被重創。
整個韓國的國民經濟,極其嚴重地依賴韓國財閥。
可以說,國家命脈都掌握在這些人手里。
6、韓國財閥同樣控制著韓國社會
除了控制國家經濟命脈,韓國財閥同樣控制著韓國社會。
國人的生活出行,就業掙錢,方方面面,也都依賴這些財閥。
《華盛頓郵報》曾經把韓國稱之為「三星共和國」,因為僅三星集團每年的銷售額就可以接近韓國GDP總量的20%左右,算是財閥中的財閥。
韓國人一生無法避免三樣東西:死亡、稅收和三星。
他們完全可以生活在只有三星一個品牌的世界里:用三星信用卡購買三星電視機,放進由三星建造的公寓里,然后觀看三星集團下屬的職業棒球隊比賽。
對一個普通的韓國人來說,你幫財閥打工,領了工資,買著由財閥企業生產的用品,工資又以另一種方式交回去。
「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三星。」
這話,是韓國人自己說的。
當然,這只是三星一家財閥,還有現代集團的鄭氏家族、SK集團的崔氏家族、LG集團的具氏家族,樂天集團的辛氏家族等數十個財閥。
▲韓國十大財閥的資產總額和涉及業務領域
這些財閥并不滿足于只在一個領域里深耕。
上個世紀,借助韓國國家政策與資源傾斜,這些財閥迅速由小做大,再做強。到今天,他們已經把業務觸手伸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三星為例,三星旗下有76家企業。
除了做電子、手機、重工業,三星還做金融、機械、物流,甚至還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三星第一企劃。
這么說吧:
但凡能掙錢的地方,產業的上下中游,他們的手都要伸過來。
一手攥著國家經濟,一手攥著社會國民,再控股幾家媒體為自己發聲,控制輿論。
這就是韓國財閥,誰敢惹。
7、無奈的韓國年輕人
今天的普通韓國年輕人不得不面臨極無奈的局面:
1、有很明顯的特權階層;
2、巨大的貧富差距;
3、階層固化,普通人向上流動的機會,越來越渺茫;
這些都是財閥控制國家經濟后導致的結果。
首先就是會催生一大批特權基層。
很容易理解,這些財閥,都是家族企業,都由某些家族控制,家族之間甚至通婚,聯姻。
即使他們犯法,法官真的敢法辦嗎?不敢的,惹怒了家族,隨便動動手指,國民經濟就會被重創,社會就會動亂,失業率也會上升。
在這種情況下,法官只能屈服。
所以,在韓國的法院判決書里,你常常能看到這樣的話:
「因為企業對韓國經濟影響巨大,如判處某某某實刑,將對國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某某某,只能處以緩刑,判二緩三,或判三緩五。」
韓國財閥成員囂張跋扈到什么地步?
講個故事你就知道了。
大韓航空總裁的女兒趙顯娥搭坐飛機,不滿空姐提供的堅果服務,因為她要空姐把花生放盤子里,而空姐直接給了她一包袋裝花生。
這位小姐當場就怒炸了,痛罵空姐,逼機組人員向自己下跪,甚至強迫機長將已經在跑道上滑行的飛機掉頭開回登機口,然后把乘務長趕下飛機。
這種行為放在中國,早就被全民罵死了;
這家公司估計也會被拉黑。
凡控制國民經濟者,必凌駕于法律之上。
8、其次是巨大的貧富差距
一個國家的GDP超過90%都在幾十大家族里,都在那么幾千上萬號人手里,即使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即使是發達國家,你覺得這個國家的普通國民,能感覺到富裕嗎?能算真正富裕嗎?
不能。
▲韓國電影《燃燒》,講述的就是巨大貧富差距之下,年輕人的迷惘。
最嚴重的局面,是階層固化。
財閥手里的企業,遍布各個產業領域。
他們依靠手里的資金與資源,成立子公司,在每個領域攻城略地,根本沒有給新興中小企業留下突破口和機會。
導致的結果就是,韓國年輕人極少有創業成功的案例。
上個世紀,韓國社會的機遇還比較多,創業成功的年輕人大有人在,所謂草窩里飛出金鳳凰。
到了本世紀,除了信息技術行業有NAEVER、DAUM等互聯網公司創業成功之外,其他行業和企業創業成功的案例非常少。
美國排名前100名的富豪中,有71名是當代的創業者。
而韓國排名前100名的富豪中,76名是父輩財富的繼承人。韓國上市公司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不是財閥家族成員的僅有15名。
大部分財富被財閥集聚了,大部分行業被財閥壟斷了,大部分機會也被財閥的后代搶占了。
留給韓國當代年輕人的路,是一眼能看到底的命運。
正常奮斗的話,很難看望向上的希望,除非另辟蹊徑,我指的是,潛規則。
▲《經濟學人》撰文指出,韓國階層固化嚴重,年輕人已經對精英教育失去了信心。
9、韓國娛樂產業,一場饑餓游戲
韓國娛樂圈,可以看做韓國社會的縮影。
這些年輕藝人的奮斗心路與歷程,最具代表性。
韓國人口不過5000萬,還不及廣東省的一半,國內市場不大,但娛樂產業,極發達。
這和上個世紀韓國提倡的「文化立國」戰略有很大關系。
一方面是各路財閥資本進軍娛樂業,捧紅各路明星;
一方面是大量韓國年輕人投身娛樂產業,做著明星夢。
但明星夢,哪那么容易做成。
韓國每年電影戲劇專業的畢業生高達5000人,再加上演藝公司培養的,達到一萬人,使整個韓國娛樂產業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現象。
從2010年起,韓國娛樂公司在4年多的時間里,就推出了102個偶像組合,差不多是一年推出將近30個偶像組合,可韓國才5000萬人啊!
一份報道說,韓國的練習生選拔比例是800:1。
但即使選上了,也只是剛開始,和距離出名,還差十萬八千里。
這就是韓國年輕藝人面臨的現實:
極其飽和的市場,極其劇烈的競爭,緩慢流動的機會。
這也意味著,選擇的主動權,從來都只在經紀公司手上。
而藝人,永遠是弱勢方,甚至是被控制方。
韓庚做客《魯豫有約》時說,在韓國當練習生,每天要持續聯系20多個小時,經常被老師虐打。
▲韓庚在《魯豫有約》
韓國的演藝公司為了控制藝人,往往會設置極為嚴苛的規則:
1、合約期長。動不動就是5年、10年,甚至是終身,希望盡可能在他們身上多掙錢。2、抽成比例高。藝人出道后,演出費、代言費等等掙的錢,經紀公司能抽走七八成,在韓國,很多藝人出道后根本掙不到錢。3、違約金高。一旦跳槽,你要賠償的,絕對是天文數字。
另外,韓國還有各種藝術協會,其實就是經紀公司的產業聯盟。
跳槽、不聽話、惹怒經紀公司,最嚴重的結果可能是:全行業封殺。
藝人的星途,就廢了。
韓國藝人自殺率如此之高,未必都像張紫妍一樣,和性暴力有關,但一定和高壓的韓國娛樂圈生態有關。
現實很悲慘,可生活還得繼續,如果再有點野心與夢想,腳步也不能停,不是嗎?
10、韓國娛樂圈,等于韓國財閥的后宮?
崔雪莉家里,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她是唯一的女兒。
可父母完全不重視,11歲,正常女孩還在上學的年紀,父母就把雪莉簽給了SM娛樂公司。
也許是家庭開支大,需要11歲的雪莉去掙錢。
說實在的,我真的很心疼這個女孩。
11歲的雪莉,沒有二話,過早地陷入了韓國機械化造星的流程里。
父愛母愛,自然是奢侈品,安全感,也無從談起。
這可能也影響了她之后的心理健康。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2015年,雪莉為了男友決然退出f(x)女團。
這絕對算大逆不道的事情,正常情況下,SM公司應該將其雪藏,不再捧她,但雪莉不僅沒事,公司還同意她繼續往影視圈方向發展。
外界的說法:這是親身女兒才有的待遇。
這件事情,一直令人尋味:
為什么崔雪莉強行退團,卻完全沒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陰謀論。
你不必糾結這些陰謀論是否是真的,它們可能永遠也無法被證明或證偽。
畢竟張紫妍自殺事件查了10年,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就算陰謀論存在,韓國記者再牛逼,也很難查出來。
一份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數據可供參考:
45.3%的韓國女藝人曾被要求陪酒;62.8%的的女藝人曾被節目關聯者或社會有勢力者要求進行性接待;48.4%的女藝人拒絕后,在角色分配和廣告主演等方面蒙受了巨大損失。
▲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數據
韓國女藝人,站在她們對面的,是強大的經紀演藝公司,可以決定她們的星途,決定她們的命運,決定她們能不能火,什么時候火,能掙多少錢,能受多少人歡迎。
而站在這些經紀演藝公司背后的,是更強大的韓國財閥。
這些財閥,往往是這些經紀公司的背后大股東,或資源支持者。
為了討好財閥,把旗下的女藝人送過去潛規則,進行性賄賂,也不是怪事。
敢拒絕?等著你的,就是毆打,經紀公司雪藏,甚至封殺,那么多女藝人等著出道呢,不差你一個,星途盡毀。
如果答應,萬一被哪個大佬看上,就此飛黃騰達,也不是不可能。
網上有種說法:
韓國娛樂圈,某種程度上,就是韓國財閥的后宮。
很粗暴,但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集聚了國家90%財富以上的人,控制著社會經濟的人,凌駕于法律之上的人,有著特權的人,能決定無數人命運的人。
這些人,居然都是同一群人。
這是韓國藝人面臨的現實,也是韓國普通年輕人面臨的現實。
11、極難改變的現實
能改變嗎?
很難,真的很難。
韓國總統文在寅倒是很有決心,表示賭上自己的命運,也要徹查韓國娛樂圈背后的勢力。
但這話,也只是場面話,說說而已。
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根據韓國與美方簽訂的協議,韓國軍隊的實際軍權(即戰時指揮權),在美國人手里。
換句話說,身為韓國總統,是沒有軍權的。
而財權又在韓國財閥手里,更近一步,韓國財閥背后,都有華爾街投資者的影子,例如三星集團55%的股份,都是外資。
一個主權國家,軍權在別人手里,財權在財閥手里,實際上也是在別人手里。
總統再有決心,喊的口號再煽動人心,有什么用嗎?
沒用。
鐵打的財閥,流水的總統。
最后,
講一個小故事。
據說鄧小平去了美國之后,對美國總統說了一句話(大概意思是這樣):
美國前10%的富豪,可以控制白宮;但中國前10%的富豪,無法控制中南海。
我愛中國。

移民
要聞
☆重大變革!澳洲投資移民申請模式發生徹底改變!不成功再也無須額外花錢啦!
☆無英語要求,也不用找工作,澳洲PR可飛速下簽!配偶移民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更多好文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