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刖怎么讀:刖拼音:[yuè]。2、釋義:刖,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繁體字:刖,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形聲簡體,部首:刂,部首筆畫:2,總筆畫:6,部外筆畫:4,筆順:撇橫折鉤橫橫豎豎鉤。以上就是刖...
1、紀昀拼音:[jǐyún]。清代文學家、官員。2、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3、嘉慶十年(1805年),病逝,時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
“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的字面意思是:樹木沒有根基就無法生長,人沒有志向就不會有大作為。“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是民間俗語,告訴人們要樹立遠大的志向,才能有杰出的成就。 與樹無根不長意思相近的句子 1.志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日...
《和人登朗州江亭》的表達手法:全詩運用了以文為詩、以議論入詩的手法,在詩歌中引入散文的字法、句法,讓文體更為自由,突破了近體詩的束縛,從而讓以議論入詩,讓詩歌有情有理,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內容,讓詩歌內蘊豐富、意境深遠。 《和人登朗州江亭...
辟谷,漢語詞語,讀音為bìgǔ。“辟谷”,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源自方仙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即不吃五谷雜糧,而以藥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 道教認為,人食五谷雜糧,要在...
1、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或“老人節”。這一天,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放風箏、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2、重陽節,起源于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
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和對自然的熱愛,這句詩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間鳴叫。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四首》中的其三。 《絕句四首·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搖晃[yáohuàng](動)搖擺;晃動。[近]搖擺|擺動。[反]安穩。搖東西使它動。2、晃動[huàngdòng]搖晃。3、一晃[yīhuǎng](動)表示時間很快過去:來武漢一晃就是五年。4、晃眼[huǎngyǎn]...
1、姑媽[gūmā]姑母(指已婚的)。2、奶媽[nǎimā]受雇給人家奶孩子的婦女。3、姨媽[yímā]姨母(指已婚的)。4、媽媽[māma]母親。5、大媽[dàmā]伯母;尊稱年長的婦女。以...
《愚公移山》是神話故事。《愚公移山》講了主人公愚公不畏艱辛,帶領所有人去開山,以便捷交通。最后愚公的精神感動天帝,天帝派遣兩神相助的故事。《愚公移山》選自《列子》第五卷《湯問》中的一段話,全篇都是商湯和夏革兩人在討論萬事萬物之間:有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