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字加偏旁“禾”成新字:秤(秤砣)。2、“平”字加偏旁“石”成新字:砰(硼砰)。3、“平”字加偏旁“讠”成新字:評(評論)。4、“平”字加偏旁“土”成新字:坪(草坪)。5、“平”字加偏旁“艸”成新字:蘋(蘋果)。以上就是平加...
1、導師指的是高等學校或者研究機構中指導他人學習、進修、撰寫論文的教師或者科研人員。2、導師指的是在大運動、大事業中指示方向、掌握政策的人。3、導師是一個佛教術語。4、導師一詞源于希臘語。5、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
1、普組詞:普查、普及、普通、普天之下、普選、普通話、普教、普度、普天同慶、科普、普照、普法、普快、普渡眾生、吉普、普通教育、普洱茶、普通化、科普作品、普天下、普洛、吉普車、普惠制、德洋恩普、普天率土、普羅、普藥、普招、普天、普濟。2、普(...
1、袢讀音:[pàn]。2、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中“襻”的二簡字,后停用。袢,古漢字,意思是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對襟長袍。3、康熙字典:《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煩。《玉篇》衣無色也。又《類篇》袢延,衣熱也。《詩·鄘風》是袣袢也...
1、鼐是什么字:拼音:nài。2、鼐(nài),本義大鼎。特指:大鼎、頭鼎。古代周代天子用九鼎,諸侯最多可用七鼎,大夫最多可用五鼎,元士最多可用三鼎,士可用一鼎。平民百姓無權用鼎。3、部首:鼎,部外筆畫:2,總筆畫:14,五筆86:EHN...
1、拒諫飾非[jùjiànshìfēi]拒絕勸告,掩飾錯誤。《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諫:規勸。飾:遮掩。2、文過飾非[wénguòshìfēi]用漂亮的言辭掩飾過失和錯誤。唐劉知幾《史通·惑經》:“...
1、刖怎么讀:刖拼音:[yuè]。2、釋義:刖,古代的一種酷刑,把腳砍掉。繁體字:刖,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形聲簡體,部首:刂,部首筆畫:2,總筆畫:6,部外筆畫:4,筆順:撇橫折鉤橫橫豎豎鉤。以上就是刖...
1、冬的拼音:冬讀作:[dōng]。2、釋義:冬字從仌從夂。四時盡也。古文終字。古文冬從日。字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冬本義是“終”,即一年結束的意思。冬季...
1、生字偏旁的字有:星、勝、牲、姓、性、殅、鼪、苼、鮏、眚、徃、珄、笙、甡、狌、甦、貹、夝、甠、甤、泩、隆、甥、旌、甧、鉎、嬎、嬔、湰、曐、簅等。2、生:[拼音]shēng。[釋義]一切可以發育的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具有了最初的體積和重量,...
1、山字旁取名的字:嶺,崗,岷,峰,巖,巍,崛,崔。2、山字本意是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寓意著高聳、挺拔、堅強,所以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都會想使用到帶山字旁的字。3、山,漢語一級字,讀作shān,最早見于金文,其本義是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