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加一筆是旱字,加的筆畫是一橫。2、旱,讀音是hàn,形聲。字從日,從干,干亦聲。3、“干”指“盾”。“日”與“干”聯合起來表示“日光強烈到必須用盾牌來阻擋”、“用盾牌來保護莊稼,使其免受陽光過度照射”。本義是日光強烈到莊稼的水...
1、屹:yì2、屹剌剌[yìlàlà]象聲詞。3、屹峙[yìzhì]聳立。4、屹蹶[yìjuě]崎嶇不平。5、屹仡[yìyì]挺拔雄勁貌。6、屹崪[yìzú]見“屹崒”。7、屹蹬蹬[yìdēngdēng]象聲詞。...
1、unshine的讀音是:英[s?n?a?n]、美[s?n?a?n]。2、單詞解釋:sunshine作為名詞n.意思是陽光;愉快;晴天;快活。例句:Water,air,andsunshinearenecessarytol...
1、拓印的讀音:tàyìn。2、拓印是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復制品,其方法是將一張紙緊緊覆蓋在作品上,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傳統的拓印材料是宣紙和一種叫拓印蠟的塊狀黑色材料。有時,特別是在拓印細弱的線條時,更宜用另一種方法,即用一種粉...
1、知的組詞:知足、相知、知己、知名、知識、知心、無知、須知、一知半解、不知所措、明知故犯、一葉知秋、知難而退、知趣、見微知著、不得而知、恬不知恥、真知灼見、眾所周知、知足常樂、知人善任、知遇之恩、先知先覺、略知一二、可想而知、不知死活、不...
1、猶何日。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猶安得。杜甫《秋雨嘆》詩:“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3、猶合當。釋修睦《宿岳陽開元寺》詩:“竟夕憑虛檻,何當興嘆頻。4、何:何hé疑問代詞(什么,如...
1、變化是漢語詞匯,拼音是biànhuà;意思為事物被另外的事物取代,近義詞為變動。2、出自《易·乾》:“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換模型講:變化是事物性質的體現。3、哲學釋義。變化是改的條件,變化決定發展,是結果的原因,是思維的終極目的,是...
1、讀音:[qì][qiè]。2、注釋:建筑時壘磚石,用泥灰粘合:砌墻。堆砌(亦喻寫文章時使用大量華麗而無用的詞語)。臺階:雕欄玉砌。元曲中稱戲曲舞臺上所用的簡單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qiè)。以上就是砌的拼音砌的拼音...
1、坦,拼音是tǎn。2、坦,漢語常用字(一級字),此字最早見于楚系簡帛,本義是平,引申義為安、寬。3、形聲字。從土,旦聲。“旦”字有日光的含義,引申有直的含義。本義是平直的土地,無坑洼不平,引申為平坦的含義。《易·履》:“履道坦坦,幽人...
1、水稻拼音:shuǐdào。2、通稱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稈直立,高0.5-1.5米,隨品種而異。葉鞘無毛、松弛;葉舌披針形;葉片線狀披針形,寬約1厘米,無毛,粗糙。圓錐花序大型疏展,棱粗糙;小穗含1成熟花;穎極小,僅在小穗柄先...